4月20日,《天回医简》整理出版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这部沉睡了2000年的汉代医书,经过考古和科研人员十余年的研究整理,如今终于“重见天日”,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而就在1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又一次强调了中医药文化在中医药传承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中医药文化源于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世界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把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而四川则是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天回医简》的出土、研究和发布,正体现着成都中医药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传承不息。
(资料图)
《天回医简》出土,汉代就有了完整的经脉医学理论
2012年冬天,成都地铁三号线建设过程中,天回镇意外发现了一处西汉墓葬“老官山汉墓”。当时,在3号墓椁室的北侧夹层里,一堆散乱潮湿的竹条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这批简书在水中浸泡了二千多年,残缺散乱已十分严重。”据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特聘院长柳长华介绍,专业人员用了3年的时间,竹简编联、释文等重点难点问题才得以解决。经整理拼接后,得到930支医简,2万余汉字,8种医书。医简的内容涉及到经脉、脏腑、腧穴,更有沿用至今的多个古代方药。
成都出土的《天回医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现的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古代医学文献。它的出土,不仅让失传已久的扁鹊医著重现世间,还证明至少在汉代前就有了较为完整的中医理论与诊疗体系;不仅见证着汉代中医药学的繁荣,同时体现出我国中医药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源远流长。和医简一同出土的,还有一具全身彩绘、经脉刻画清晰的木制髹漆经脉人像,是我国发现得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如今,这两件珍贵的文物均作为“镇馆之宝”在成都博物馆中展出。
扁鹊医学入蜀 影响成都中医千年发展
从汉代翁培留下《针经》与《诊脉法》,到北宋“巴蜀药王”唐慎微多年广采博集各种道地药材编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再到清代名医唐宗海开中西医汇通风气之先……“无川药不成方”,巴蜀自古出名医、产中药,且川派医家大抵都医药兼擅。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院长柳长华表示,川派中医药影响了中国医坛两千余年,其源远流长、历久弥新,而四川名医的不断涌现,或许就与《天回医简》所带来的扁鹊医学入蜀有关。
《天回医简》是中国目前一次性出土医学竹简数量最多的考古发现,同时,由于其中多处出现“敝昔曰”等字,“敝昔”即“扁鹊”的通假,因此天回医简被认为极可能是古代神医扁鹊医派的失传医书。更重要的是,此发现打通了汉代医学传承的一大关键环节,扁鹊经脉医学由齐入蜀,对中国医学作出过重要贡献。
中医药文化 一把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两千年前医学著作《天回医简》的正式出版,在如今聚集了大批中医爱好者共同讨论探索。专家表示,《天回医简》的整理出版不仅为研究早期中国医学的历史提供了新史料,其中的许多医学理论与方法,到今天仍然可以在专业领域适用;其中的医学思想,也体现出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柳长华认为,中医药文化源于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比类取象、阴阳五行的认识论、方法论所孕育的生命观、疾病观、药物观、诊疗观及其各种各样的医疗实践。“中医药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产生的,从某种程度上,中医药文化也是一把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川蜀中医,始终在中医药文化史上贡献着特别的力量。自古以来,川蜀中药资源丰富、先贤名医辈出;1956年,作为我国最早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的成都中医学院成立;如今,中医药文化特色街区“枣子巷”、中医院自制王牌药、中医药材入菜,见证着中医药文化已经融入了当代成都人健康养生的饮食生活中。在柳长华看来,天回医简的发现与发布是一个契机,希望通过开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性合作研究,以此推动四川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同时也将为当代中国医学研究和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从而引领中医学术研究的前沿。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嘉 实习记者 王茹懿 编辑 刘永豪 实习编辑 王淇 图片由成都博物馆提供